正常眼睛平視時,上眼瞼緣覆蓋黑眼珠子(角膜)最多2毫米(mm)。若上眼瞼緣覆蓋角膜超過2毫米,就可能有「上眼瞼下垂」。 為什麼會「上眼瞼下垂」
我們睜開眼睛時,負責上提上眼瞼的肌肉包括:「上眼瞼提肌」和「穆勒氏肌」。如果支配這些肌肉的神經,或肌肉本身,或其筋膜有構造或功能的缺損,則會造成上眼瞼提升障礙,形成「上眼瞼下垂」的外觀。「上眼瞼下垂」會造成什麼問題?
由於「上眼瞼下垂」的人,上眼瞼無法完全上提,因此在功能上,可能因眼瞼遮蔽到瞳孔,而造成視野障礙,看東西容易疲累的情形。在外觀上,也會呈現睜不開眼睛,沒精神的樣子。若只發生在一眼,則呈現兩眼不對稱,「正常眼有神,不正常眼無神」的外觀。「上眼瞼下垂」如何治療?
治療「上眼瞼下垂」,首先要確認造成「上眼瞼下垂」的原因,是神經性?肌肉性?或筋膜性?不同原因有不同治療方法。而治療方法又和提眼瞼肌功能好壞,眼瞼下垂程度有關。由於這一部分較複雜,民眾若懷疑自己有「上眼瞼下垂」的問題,請找專業的整形外科或眼科醫師診斷及治療。
鄭紹隆醫師提醒您:
手術療效因人而異,圖文內容僅供參考,實際狀況需由專業醫師診斷評估。
案例一:
患者左上眼瞼下垂,兩眼眼睛睜開幅度不對稱,左眼因眼瞼下垂,眼睛無神。
術後兩眼對稱,左眼變有神。
案例二:
患者兩眼因老化眼瞼下垂,眼睛睜開只剩小縫,看東西疲累,兩眼無神。
術後看東西變輕鬆,兩眼有神,有較正常好看之外觀。
案例三:
患者為單眼皮併左側上眼瞼下垂,經以雙眼皮縫合手術方法,
除形成雙眼皮外,並同時矯正左上眼瞼下垂。